Monday, November 24, 2014

Dottie Li的社交课

Dottie Li的社交课
—跨文化传播专家教您如何初入美国主流社会门径



初入美国社会的社交新人可能都会遇到沟通无效、孤立无援的困境。工欲善 其事,必先利其器,本文专访美国跨文化沟通专家Dottie Li 李铁君女士,通过比较中美文化社交差异,TransPacific Communications首席执行官Dottie Li为飞跃北美的新鲜人做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让您在美国主流社交圈更加收放自如。
与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第42届美国总统,1993-2001年)白宫晚宴

当梦想照进新文化

 
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第37届美国总统, 1969-1947年)                


             梦想、机遇、奇迹——在美国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土地上,每一天都有新的人生传奇上演。当许多中国留学生和移民们怀揣着美国梦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当蜜月 期的新鲜感褪去,文化冲击 ( Cultural Shock) 便成为了横亘在这些梦想者面前的湍急洪流。许多人像陡然被抛入大海中的淡水鱼一样,种种文化上的无所适从让他们久久无法融入美国社会的主流。凡在中国生活 过的“老外”都多少了解,在中国人际交往最看重的是什么——“关系”。其实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置诸四海皆准。这个世界正在经历认知剩余 (Cognitive surplus) 的时代,互联网的创造力与慷慨令知识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可以被获取;但人脉却一如既往地拥有无可取代的独占价值。美利坚的国土上充满着机会,但“机会总是 留给有准备的人”所言着实不假,主动拓展社交圈、创造积极的人际关系,便是博得幸运女神青睐的首要功课。

              与中国一样,美国幅员广阔,相信国人对于一国之内的各地文化、价值取向各异的情况不会太过惊讶。在以纽约、芝加哥、华盛顿为代表的各地社交规则相差甚远; 而美国各行则更是差异鲜明——国际政治圈、国内政策圈、金融圈、律所圈、国际组织圈等行业自是各有“圈内规则”。即使是美国本地人,想要摸清其间的“潜规 则”,在社交场合大放异彩、如鱼得水,也是需要相当的才华和耐心的摸索。作为异乡人,融入美国当地文化便更加需要过人的见识与不懈之努力。闯荡美国多年, 并且胼手胝足打拼下一份事业的Dottie Li以自身经历为我们提供十分具参考价值的榜样范例。

             二十四年前,Dottie 辞别了记者的工作, 毅然来美留学。两年半后,Dottie即将从University of Mobile 毕业。她获得了在当地居住的美国之音VOA创始人Kenneth R. Giddens的夫人Mrs. Zelma Giddens赏识和推荐,得到了去华盛顿新闻实习的机会。Mrs. Giddens告诉Dottie,一定要去世界新闻的首都华盛顿,“那里是你施展拳脚的天地。” Mrs. Giddens给还是学生的Dottie买了一张飞往D.C.的机票,也把Dottie送上了一段传奇的人生旅程。到了华盛顿后,Dottie很快加入到 美国之音中文部,并做起了中文现场播音员。一年之内,Dottie开始在美国公共事务新闻网中最重要的C-SPAN电视台做制片人。Dottie的才华在 圈内很快便得到认可,因而在1997年,Dottie被推荐到白宫,从此便开始了她在克林顿总统第二任期内的白宫媒体先遣部的工作,这成为她终身最独特最 受益的工作经历。

             现在的Dottie Li 在任TransPacific  Communications的执行长官,为美国政府、各类公司以及外国移民做跨文化沟通培训已长达十五年之久,可谓不折不扣的文化交流专家。此 外,Dottie还是一位抢手的演讲者,经常受邀至联邦政府和研讨会议主讲沟通、多元文化和新闻媒体等相关议题。谈起自己在美国传奇经历最重要的助 力,Dottie认为在美国社会打拼,无论在政界、金融界,或是学术界,自信的沟通永远是在美国社交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环。而对于新移民来说,有意识地进 行文化适应 ( acculturation )训练正是社交生活的第一步。

             文化适应就是学习第二文化的过程 ( second-culture learning ),是从习惯一种文化过渡到习惯另一种文化的过程。大多数移民都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观察模仿,再到实践和重复实践,最后不知不觉地 习惯了美国人的办事方式。在这个过程里移民都会经历大小挫折的各样烦恼。有的人始终徘徊在“不适应”的阶段,最终慢慢退到自己文化的小圈子,和美国文化保 持距离;有的人彻底抛弃自己从前的文化,只认同美国的思维方式。现实中, 很多来美多年的华人还仍然很苦恼地或无意识地滞留在文化适应的某个地步,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非常少数的人成为了二元文化的代表,在两边的圈子里都如鱼得 水。虽然中美文化有些根本上的对立,但中国背景对于在美国生活的华人来讲,是一种巨大的文化宝藏。古老的儒家文化让中国人在美国人眼里有一种天然的神秘 感,其中虽然不免有一些东方主义因素的作用,但许多美国人的确都很想了解中国人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和认知。学会巧妙地运用这些优势,以开放豁达的心态广交朋 友,对于顺利走过文化适应的各个阶段十分重要



语言是第一关

            “自信是学不来的!”Dottie很直白地与我谈道,“自信来自于内涵 (substance) !”而这个内涵在Dottie看来,首先应当指的是对英文的驾驭。这位在美国新闻界打拼十多年的社交高手认为自己之所以能胜任众多工作,都得益于自己当年 接受过的美语口音培训。而在Dottie Li的跨文化沟通课程中,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口音校正 (Accent Reduction & Modification) 。试想在工作岗位或一场商务会议上,因为错误的语法和发音, 同事和老板经常听不懂你的意思,你的自信心会在哪里?如果你能用一口正确 (语法和发音) 的英语做商业陈述 (presentation) 、回答客户的问题,自然流露出的自信必会让人刮目相看。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当语言无法让思想得到很好的表达时,自信也会随之大打折扣,晋升和涨薪也就遥遥 无期。
 与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以及白宫先遣队在柏林
                 
             站在笔者多年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角度来看,语言的确是人际交往中的“硬通货”。与当地人天南海北、毫无顾忌地聊天进行所谓的“浸入式学习”大概是最常 见,也是最有效的交往方式。害怕出错丢面子?NO!你是外国人,that’s ok。此外,背诵、阅读高质量且地道的英语文章,看英文电影与TED演讲也同样提供了想要通过语言关的逐梦者多种形式的有利途径。

请积极主动站出来!

              积极主动是美国文化极力鼓励的一种个人精神。拥有儒家文化背景的国人来到北美,便拥有了同时了解两种不同思维和处事方式的机会,也便拥有了比中国人或美国 人更多的文化优势。在美华人从来不必放弃中国的根,也不可能将中国的根抛诸脑后。无论何时何地,中国背景都将是国人的一种资本,而不是缺陷。或许新移民们 更需要的是破釜沉舟的魄力,而不是如履薄冰的谨慎。如若一件事情没有先例,那么何妨放手一搏。做不成无所谓,大不了只是记录尚未打破;如果做成了,那么便 成了此番事业的第一人,何乐而不为?

               重要的不是你的学识、你认识何人,而是有人欣赏你的学识! (“It’s not what you know, it’s not who you know, it’s who knows what you know!”) 谦虚在美国并不是一种被欣赏的品格,自信则更加被人看重。相比国人广为称道的谦虚低调,美国人认为自信并不是骄傲自大,而是实力的自然流露。而懂得如何推 销 (Promote) 自己、让人看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才是人际关系 (networking) 的关键。在谈话中,Dottie曾不止一次地谈到,中国移民经常遇到的困境是:即使工作再努力,学历再高,也很难得到提拔。在诸多原因之中,Dottie 认为最大的症结在于他们无法有效地展示自我,而展示自己必须与人沟通交往 (get involved)。公司午餐是最好的沟通交往的方式之一——与不同部门的同事和领导一起午餐,说说工作的进展和心得,让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的怎样、 有什么样的想法——这些信息都能在午餐时有效地传达。在美国的职场文化中,得到晋升的关键就是让不同的经理知道自己的工作成果。如若能在开会时被人提名并 得到表扬,晋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在关乎自信的内涵 (substance)中,另外的重要方面便是个性 (personality),这可是需要长期修炼的内功。在美国,有趣 ( “interesting”)是一个对人很高的评价。人们在交往中痛恨陈词滥调 (Cliché),拒绝令人厌烦的言语 (boring stuff)。而有趣的、积极的、让人心动的人则被认为拥有极佳的个性。有个性的人受到美国人的欢迎,是因为他们卓尔不群、有独立的思想、敢于挑战权威。 可以说,个性比才华、外貌、学历、身世更迷人。个性可以来自一项长期的爱好、可以来自对一种信念的坚持、可以是睿智的幽默感、也可以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个 性是不需要迎合别人的,个性的魅力令人自然流露出自信的气息,无关金钱多少,也无关职位高低。Will Smith在《当幸福来敲门》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中扮演的Chris Gardener没能穿一身体面的西服去面试,当面试官问“为什么要招一个连衬衫都不穿的人”时,Chris巧妙地回答道:“因为这个人穿了一条很好的裤 子。”Chris 用自信、幽默和坚持的个性打动了面试官,也弥补了穿着礼仪的不足。

                若您独自一人在北美大城辛苦拼搏,并且如同Chris Gardener一样尚且买不起一件像样的衬衫,也请不要站在主流社交圈之外望洋兴叹。国际都市的魅力在于云集了世界各地有意思、有才华、有资源的人。在 进入社交圈之前,请抛掉思想压力的包袱,和这些人认识、交流实际上是一件妙趣横生的事情,并不需要硬着头皮敷衍而患得患失。也许你会抱怨社交中“戴面具” 太累,但不如将这看做是在探索不同角度的你自己。人生如戏,关键在于如何神采飞扬地演好不同的自己。练习自信,肯定自己,相信会在寻梦之地找到自己真正的 价值所在。

Dottie Li’s Tips   跨文化交流小贴士

第一印象 ( First Impression )

Hand shake:  坚定有力地握手,虎口要对上虎口, 注视对方的眼睛的颜色,暗示自己很想了解对方。
Small talk: 先观察,再评论。从天气和新闻谈起,避免有争议的话题,给对方说话机会。
About names: 很快记住对方名字并前后重复对方的名字三次,请对方拼写名字或解释名字来历。千万不要用手指在空中拼写自己或对方的名字。
Ending a talk: 用正面信息结束谈话,并告诉对方希望下次再见。

礼节是要紧事 ( Manners Matter )

Manners and etiquette大概是社交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样。入乡随俗 (“ When in Rome, do as Romans do!” )。只有遵照当地社交中的礼仪,才能得到尊重,因为我们想传达给别人的信息是 I care。
如果你观察过美国人的餐桌礼仪 ( table manners),你会留意到大家吃东西时一定是闭上嘴唇、轻轻咀嚼的。如果边吃边说话,被人看到嘴里的食物或是听到嚼食物的声音则被认为是极不雅的行为。
在公共场所打喷嚏也是很有讲究的。尽量用衣袖遮着打喷嚏,之后说一声 “excuse me” 是对周围人影响最小的打喷嚏方式。
人靠衣衫 (dress for success)也是打造个人品牌的关键。衣服、皮带和鞋子颜色是否搭配得当,是别人评判你是否注重细节 (detail-oriented)的标准之一。着装是不是符合场合,是在传递你是否拥有正确的判断力。模仿个人工作岗位的衣着规则 (Dress code) 是个关键。
守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得分点,守时能给人留下可靠(reliability)的印象,而这正是挑选合作伙伴、员工和客户的重要条件。总而言之, manners and etiquette的目的都是通过尊重别人来赢得尊重。

切记 ( Networking Dos)

Business cards: 双手接过名片,看好对方的姓名和职位,事后在名片背面写下见面时间和场合。还可用一个app把名片扫描以下,就能知道对方是否在LinkedIn 上。
Body language: 说话时面向对方,用眼神交流,表情自然,微笑并恰当地点头。
Follow-up: 见面后24小时内用邮件follow-up,最好寄一封手写卡片。
Overcoming blunders: 真诚道歉,用幽默破冰,不回避问题。
Voice mail:  Personalize 手机和坐机留言,愉快地请对方留下联系方式和信息。
Timing: 如果约会迟到,通知对方将迟到多久和迟到的原因。

切忌 ( Networking Don’ts )

Overselling: 不停地说自己的长处和成就。
Value judgment: 对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给不同的态度。
Talking about personal life: 太快太多地透露自己的私人生活,询问打听对方的私生活细节。
Unprofessional emails: 在email里写不能当面说的话;subject留白,不写称呼; 语法错误和Typo。
Negative attitude: 抱怨工作,扮演环境,抱怨交通天气,贬低他人或自我贬低。
Hogging the limelight: 只顾自己表现,不给别人机会。

关于Dottie Li 李铁君    

在中国长大的Dottie Li在来美国之前是一名报社记者。她曾在美国之音中文部担任现场播音员,还在美国国家公共事务电视台C-SPAN担任了5年的制片人。之后Dottie在 Inova卫生系统 (Inova Health Systems) 担任集团发言人。1997年到2001年间,她为白宫处理媒体提前分配事务。现在的Dottie在自己创建的公关公司TransPacific Communications担任执行长,专门为美国政府、各类公司以及外国移民做跨文化沟通培训,帮组移民纠正口音,了解文化差异,提高商务沟通和社交 技巧。Dottie 创办了特别为移民设计了多元式沟通培训班,以及练习演讲和表达的技巧的Toastmasters Club,学员通过模仿、练习的训练,逐步学会如何自信地用英语表达和在美国社交场合收放自如。相关跨文化沟通事宜咨询Dottie Li, 请联系dottie@trapac.net